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证)是什么样的
时间:2019-05-05 06:46 浏览:次
首都医科大学(毕业证)是什么样的图片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 中国北京 学校类型 医药 属性 市属重点大学。主管部门 北京市 类别 公立大学 学校官网 http://www.ccmu.edu.cn973”、“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基金,以及国家教育部、卫生计生委、科技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等科研项目2554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1289项),累计科研经费18.8亿元;获得各类各级奖励7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北京市科技奖2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5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0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医学奖4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获得专利授权297项。神经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基础免疫学、医学图像处理、生物信息检测与处理、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心脏内外科、肾移植、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口腔生物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小儿血液病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 2005年,以首都医科大学王晓民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的项目“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获得国家科技部制定和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批准立项,资助总经费为3000万元人民币。 首都医科大学科研平台 截至2015年5月,校本部和附属医院拥有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建有高水平的国家级、市级研究和培训机构,如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北京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等。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7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临床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 国家级科研院所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省部级科研院所 卫生部全科医 首都医科大学 学培训中心、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北京市老年病医疗研究中心、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呼吸疾病研究所、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临床医学研究所、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北京口腔医学研究所北京市中医研究所。[5]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北京市脑重大疾病实验室。[7]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耳鼻咽喉头颈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重大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7] 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科重大疾病研究实验室,心血管重塑相关疾病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多肽及小分子药物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呼吸和肺循环疾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临床流行病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脑功能疾病调控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热带病防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等。[7] (注:由于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太多,只列举一部分)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医疗信息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脑血管病分中心)、眼科诊疗设备与材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心血管诊疗技术与器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内源式预防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 北京市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耳鼻咽喉头颈科学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首都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基地。 首都医科大学学术资源 图书馆藏 根据2014年8月图书馆官网显示,学校馆藏总量49万余册(件)、中、外文学术性全文电子期刊逾3万2千余种,电子图书26万余种,形成了以医学文献为主体,包括中外文图书、期刊和报纸合订本、音像制品以及计算机文档等在内的多种类型、多种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8] 首都医科大学(9 学术期刊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是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管、首都医科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 该刊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pж)、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5版)、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中国医学文摘(基础医学、内科学、外科学、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学、儿科学、皮肤科学、口腔学、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肿瘤学、卫生学、检验与临床等12个分册)、中国药学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万方数据系统科技期刊群引为源期刊。[9] 首都医科大学办学条件 首都医科大学院系设置 截至2015年5月,学校校本部设有10所学院和1所研究院,包括 首都医科大学 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中医药学院、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护理学院、燕京医学院、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10] 专业设置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医学专业方向)、七年制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基础医学专业 首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五年制护理专业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首都医科大学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五年制临床药学专业 、四年制药学专业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听力学方向)、假肢矫形工程专业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五年制本科中医学专业 、四年制本科中药学专业 首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教育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法学专业(卫生法学方向) 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三年制卫生信息管理专业 (专科) 、三年制药学专业(专科)、三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专科)、三年制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专科)、三年制护理专业(专科) 首都医科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5月,学校和附属医院有教职员工和医护人员37795人(校本部1550人,附属医院36245人)。有院士6人,特聘顾问11人,正高职称1974人,副高职称3380人。其中教授738人(校本部101人,附属医院637人),副教授1245人(校本部228人,附属医院1017人);博士生导师439人(校本部83人,附属医院356人),硕士生导师839人(校本部143人,附属医院696人)。有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优秀创新团队。 专职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汪忠镐、赵继宗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胡亚美、韩德民、王辰[11] 教育部创新团队 鼻病基础和临床研究(张罗)、帕金森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陈彪)、主动脉瘤的转化医学研究(杜杰)等。 科技部优秀创新团队 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团队(王拥军)。[12] 首都医科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3月,该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 首都医科大学 )学科, 56个国家临床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学科, 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学科,2个北京市一级重点建设学科,6个北京市二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学科群,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3个培育学科;学校有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三级学科统计,有59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3]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公共卫生与语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14] 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15] 一级学科硕士点:生物学、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口腔医学、药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学、中药学。[15] 国家重点学科:外科学(神外)、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神经生物学、内科学(呼吸系病)、内科学(心血管病)、神经病学、儿科学。[16]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内科学(消化系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16] 中国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中医眼科学、中医心病学、中医脾胃学、中医肿瘤学、中医皮肤病学、针灸学、中医传染病学(培育)、中医疮疡病学、中医急症学、临床中医学、中医络病学(培育)、中医传染病学(培育)、中医神志病学(培育)[16]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全科医学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生物学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口腔临床医学,口腔基础医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16] 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医学。[16] 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心理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药剂学,药物分析学。[16] 首都医科大学教学建设 学校活动照(13 截至2015年3月,学校有教育部、卫生计生委“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4个,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10个北京市级特色专业,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18门市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5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1个市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北京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素质培养基地,7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11个市级优秀教学团队,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16名市级教学名师。2009年至2014年,学校获得教育教学成果国家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北京市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临床技能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17] 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实践技能中心、临床技能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化学生物学与药学实验教学中心。[17] 国家级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18] 北京市级特色专业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预防医学、药学、中医学、康复治疗学、卫生事业管理学、假肢矫形工程。[18] 国家级精品课程 外科学、眼科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耳鼻咽喉科学、全科医学概论、神经病学。[19] 北京市精品课程 医学机能学实验、生物化学、外科学、医学影像学、检体诊断学、神经病学、神经生物学、医学统计学、耳鼻咽喉科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内科学、眼科学、人体解剖学、医学免疫学、小儿内科学、生理学、小儿外科学、人体寄生虫学。[19]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神经病学、细胞生物学。[19] 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0]
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临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第五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第六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第八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第九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第十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三博脑科医院(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第十二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科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口腔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精神卫生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产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中医药临床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肿瘤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医学院)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医学教学基地)[21] 教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丰台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电力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石景山教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大兴教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平谷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良乡教学医院,首都医科大学怀柔教学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国际交流 截至2014年3月,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瑞典、挪威、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相关单位签订了友好交流合作协议。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学生数百人来校进行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该校聘请的外籍专、家共24人,聘请的外国及港澳台地区客座教授67人;在校学历教育海外学生467名,覆盖4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校海外学生涵盖了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及进修生。同时,学校积极选送教师、科研人员和管理干部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和考察访问。 首都医科大学文化传统 首都医科大学校徽 校徽代表的意义: 外圈为首都医科大学中英文名称,中心为华表图案和学校建校时间。 用华表作为校徽中心图案,一方面表明学校地处首都北京; 另一方面因华表形似代表医学职业精神的红十字“╋” 寓意首医人承担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的使命与责任。[22] 首都医科大学校旗 校旗由旗色、旗标和旗字构成。主校旗旗色为首医蓝,旗标为新校徽,旗字为彭真体校名;校徽色为蓝白相间,校字为白色。辅校旗可为红底黄字、白底红字和蓝白相间,旗标与旗字色调一致。 学校校旗集校色、校徽、校名于一体,集中展示学校形象。校色喻示学校严谨、开放、包容、向上的风格与精神,校徽突出首医救死扶伤、服务社会的理想与志向,校名强调首医的名称、地域与历史。[23] 首都医科大学校训 校训:扶伤济世 敬德修业 释义:“扶伤”出自毛泽东为中国医科大学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济世”出自医学典故“悬壶济世”。“敬德”、“修业”出自《中庸》“君子尊德行而道问学”;《周易》“君子进德修业”。 扶伤济世是医务工作者的天职,敬德修业是实现扶伤济世的基础。以“扶伤济世,敬德修业”为校训,体现了学校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要求,追求“德、业”境界,履行“济世”义务。[24] 首都医科大学校歌 美丽校园,医学殿堂,哺育着我们幸福成长。 团结友爱,手足情长,处处飘洒着杏林芬芳。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生命的责任在我身上, 扶伤济世,敬德修业,首医精神给我无穷的力量。 啊,首医,白衣天使的摇篮,人民健康的希望, 载着民族和恩师的重托,我们扬帆远航,扬帆远航,扬帆远航![25] 首都医科大学校风 校风:爱国奉献,艰苦奋斗,救死扶伤,严谨求实 释义: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甘于奉献,勇于奉献。为中华民族振兴贡献全部的心智和才学。 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发扬建校的光荣传统推动学校建设发展。 敬畏生命,珍重健康,维护圣洁,履行天职。以医务工作者的责任实现医药卫生事业的神圣使命。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强调诚信,注重细节。用老实作人踏实做事的境界面对社会。[26] 首都医科大学学风 学风:勤学、博思、求精、创新 释义: 勤学——目标明确,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在书中学,在做中学,在事中学。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院、附属医院 博思——勤于思考,勇于思考,善于思考;因学而思,以思而进,勤思而智。。硕士点 78 个 博士点 59 个 博士后流动站 9 校 训 扶伤济世 敬德修业 校 歌 首医之歌 专职院士 6 人 主要院系 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基础医学院、化学生物学与药学院等。 国家重点学科 8 个 学校地址 北京市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 学校代码 10025 办学定位 市重点研究教学型医学多科性大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