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ib8
时间:2019-06-27 22:17 浏览:次
党委书记:谭欣 硕士点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 院系设置 机械系、信息系、管理系、建工系、建筑系、化工系等 校 训 实事求是 果毅力行 校 歌 《北洋大学校歌》 校庆日 5月12日 地 址 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东区博学苑 院校代码 14038 知名教师 滕建辅、张俊红、杨建江、王一平等。简 称 天大仁爱 创办时间 2006年5月 类 别 民办高校 类 型 综合类 属 性 天津市属本科高校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类别 民办高校。[5]。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师资队伍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各院系、专业主任由天津大学教授、业界知名专家担任,任课教师具有天津大学教授以上高级职称,核心专业课程由天津大学博士生导师授课。以下为部分教师风采展示: 张俊红 张俊红 张俊红,女,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内燃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基础技术学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航航空地面特种设备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曾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特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著有《汽车发动机构造》、《内燃机制造工艺学》专著。承担科研项目35项,发表国内外论文1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软件著作权1项。[6] 现任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 孙雨耕 孙雨耕 孙雨耕,男,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7] 天津市劳动模范、教学楷模、国家精品课“电路”负责人,教育部电子与电气学科教指委委员、基础课程分委会原主任。 现任天津大学电力电子所所长,中国电路与系统学会副主任,国际杂志(美.四区.sci)《journal of circuits systems and computers》编委等。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信息工程系技术委员会主任。 滕建辅 滕建辅 滕建辅,男,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天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主管教学副院长,天津大学研究院培养处处长,研究生院副院长,天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天津大学教务处处长等职务。 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全国模范教师。现任中国电子学会电路与系统委员会委员,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s and communications》审稿人。[7] 现任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信息工程系主任。 张钢 张钢 张钢,男,天津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常务理事,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天津市教学楷模,天津市优秀教师,天津大学教学名师。 曾任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中国计算机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等。[7] 现任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 严建伟 严建伟 严建伟,女,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协会理事、天津市政协常委。[7] 现任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系主任。 商如斌 商如斌 商如斌,男,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天津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工业经济研究会理事,天津基本建设经济研究会名誉会长,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业工程领域原协作组副组长,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管理领域原协作组副组长,英国皇家建造师协会ciob资深会员建造师。[7] 现任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管理系主任。 宗文举 宗文举,男,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宗文举 。[7]曾任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院长,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哲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天津市“两课”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现任天津市教委督学,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社会科学与外国语系教师。 孙兰英 孙兰英,女,天津大学 孙兰英 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现为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意识形态领域专家;天津市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天津市社科联常委。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与公共政策的教学研究。出版学术专著五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道德与文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研究成果曾先后获教育部德育创新优秀成果奖一项,天津市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四项,天津市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二项等。获天津市“五个一批”理论人才称号。获“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影响力标兵人物”称号。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现任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社会科学与外国语系主任。 杨建江 杨建江,男,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建江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员,天津市结构与抗震专家委员会委员,天津市建筑安全鉴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7] 现任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 柴诚敬 柴诚敬,男,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柴诚敬 天津市化工过程及设备技术研究会理事长,全国化工高教协会常务理事。[7]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学副主任,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化工系教师。 曾获天津市高校教学楷模、宝钢优秀教师奖、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奖、 天津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先进个人、教学效果优秀等二十余项奖励。 王一平 王一平 王一平,男,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获天津大学化学工程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2001年获化工过程机械博士生导师资格,2003年获环境化工博士生导师资格,2006年获建筑技术科学博士生导师资格,2014年获化学工程博士生导师资格。 长期担任《太阳能学报》编委,从事多相流体流动、直接接触换热、煤的洁净利用、太阳能利用、风能利用、建筑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讲授化工仪表、测控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绿色能源在建筑应用等课程。已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专著5本,申请专利50余项,30项已授权。[7] 现任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化工系主任。 乔建生 乔建生,男,天津大学研究员。 乔建生 毕业于天津大学,曾在多个不同单位和岗位做教师或管理工作,曾任天津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天津大学中视影视学院书记兼院长,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党委书记,受学校委派创建了天津大学“表演专业”、“动画专业”,在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7] 现任天津市动画学会(法人)秘书长,天津大学仁爱学院艺术系主任。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教学体系 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始终遵循“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基础、专业、实践合理构成”原则,构建起与学生智力结构、学习基础和身心素质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人文素质教学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 各专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案,允许学生跨类辅修专业,按大类组建专业群,拓宽人才培养口径,增强就业竞争力。现已组建机电学科专业群、水土建专业群、化工环境专业群、大文科专业群等。 坚持因材施教原则,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在基础教育阶段(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实行分层次教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所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专业教育阶段实行分类指导,通过专业模块和选修方向课程组,使有不同发展目标的学生构建不同的智力结构。 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构建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宽基础、强实践、高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贯穿四年学习全过程,建立分阶段、多层次、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基础阶段——先习后学;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做结合,项目带动;专业阶段——项目带动,专业综合实验;毕业阶段——专业综合实验,职业资格认证”。 如自动化专业有6个课程设计和专业综合实验,6个实习、实训和1个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环节33学分,占总学分的30.01%;软件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总学时为1076学时,占总学时的45.5%。这些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 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首位,构建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坚持文化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学生第一课堂的学科训练和第二课堂的科技、文化、实践等活动相结合,坚持人文素质教育与自然科学教育相结合,努力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丰富校园文化,推进素质教育、培育创新意识和开阔学生视野,学院设立了“仁爱大讲堂”,广泛邀请院士、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各界名人,就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化艺术等进行演讲或专题报告。 已先后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静康教授,中科院院士、著名流体力学专家周恒教授,中科院院士张春霆教授,中国建筑设计大师崔凯,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中方设计主持人李兴钢,天津天地伟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林等。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办学以来,学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通过积极探索与实践,与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其中已经与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西门子公司(siemens)、赛灵思公司(xilinx)、天津豪峰动画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源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美国甲骨文公司(oracle)等共建实验室及实训中心。 同时,学院借鉴德国及欧洲应用型大学培养人才的理念,与100余家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8]
国际合作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地、全方位地开展国际和区域教育交流与合作,已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英国斯旺西大学、美国北阿拉巴马州立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美国布里奇波特大学、韩国青云大学等高校建立校级合作关系。 学院重视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重视教师队伍的国际化建设。近年来,学院多名骨干教师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开展合作科研、进修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同时,学院加大外籍教师聘用力度,先后接收来自美国、英国、白俄罗斯、法国等国的外籍教师来校讲学、任教。学院坚持“走出去”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努力营造校园国际化氛围,创办“仁爱雅思班”,探索“国际化教育试点班”改革,建立微信外事公众平台,积极促进在校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以及国际化竞争能力的提高。[9]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科研资源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实验设施 建有63000m的实验室和实习基地,拥有一批国内先进水平的实验 仁爱学院(8 仪器和设备。学校已建有物理实验中心、计算机教学与实验中心、语言中心等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以及信息与通信工程实验室、eda实验室、fpga实验室、微电子综合实验室、电力电子与运动控制实验室、机械设计实验室、数控加工技术中心、cad/cam计算中心、化学化工实验中心、动画工作室、建筑设计模型室、甲骨文(oracle)实训中心、学生创新实验室、模拟法庭等46个专业实验室。 学校坚持走国际合作、开放办学道路,积极开拓国际合作渠道。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科研机构 为了推进物联网工程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卓越 美丽校园 it工程技术人才的有效途径,实现校企优势互补,由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天津大学仁爱学院、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于2012年4月20日正式成立,揭牌仪式在天津大学软件学院隆重举行,物联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将落户于天津大学仁爱学院。[4] 天津大学软件工程硕士学习地点设在天津大学仁爱学院。[10]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文化传承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校训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校训为“实事求是,果毅力行”。“实事求是”是由建校初期北洋大学 校训 原校长、著名法学家赵天麟首倡,赵天麟任校长期间(1914-1920)总结北洋大学办学经验,概括出“实事求是”四个字,以之教导学生,遂成为校训。 “实事求是”一词出于《汉书·河间献王刘》,文中说刘德“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后被人们沿传引申,毛泽东也曾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作过这样的论述:“‘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些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赵天麟以这四个字首倡于北洋大学。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对待科学技术知识,端正学风。赵天麟坚持严字当头,以讲求高质量为教学目标。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在继承这一优良校训的基础上赋予了新的内涵,即办事求学,要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诚实守信,并注重求索真相,开拓创新,把握规律。继承北洋大学的优良校风和学风,恪守“实事求是”的校训,在教学上,明确提出“严谨治学,严格教学要求”的“双严”方针,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对教师严格聘任,讲求真才实学,并要求教师兢兢业业,诲人不倦,讲授认真,教学方法具有引导性;对学生严格挑选,严格考核,严格管理,并要求学生自觉自重,勤奋好学,注重素质的全面提高。 “果毅力行”,就是要果敢坚毅地竭力而 天津大学与天津仁爱集团合作签约仪式 行、努力实践。旨在培养学生果断坚毅、言行一致的品德,包括敢于改革创新,敢于拼搏,敢做敢为,战胜困难,不怕曲折,锲而不舍,扎扎实实,兢兢业业的事业心。这是对仁爱学子的要求。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校徽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校徽以天津大学校徽为基础,校徽中间 校徽 图案盾形源于北洋大学校徽,盾中嵌入篆体“仁爱”二字。外圆为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校徽外沿为齿轮,象征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经管、文法、艺术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院校。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校歌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校歌,又称北洋大学校歌,诞生于1935年, 校歌 为纪念中国近代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建校40周年而谱写。校歌作者萧友梅、廖辅叔。校歌总结了北洋大学兴学育人、实业救国的艰辛历程,促人奋进,催人向上,激发北洋学子在黑暗的旧中国,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奋斗。用埋头苦干的精神,实事求是的学风,献身科学“把中华改造”。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校园文化 特点一:以人为本 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这可不是说说的。在校园的中央,蜿蜒的水系围 海棠果 成了一片美丽的思源湖。在这清澈的湖边上,有学生们的宿舍、公共教学楼、图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音乐厅等和学生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建筑。学生不用走很远,就可以到公共教学楼上课、自习。学生们漫步在自己的生活区,非常惬意。 特点二:青坪沐暖日 风雨有连廊 尽管仁爱学院的地块形状并非方方正正,阳光充沛。围绕学生中心生活区的小河岸边,将设计成绿草茵茵的斜坡,学生可以三五成群地坐在河边读书、谈心,甚至可以干脆躺在河边的草坪上晒晒太阳。此外,校园内的建筑,无论是宿舍楼还是教学楼,都以七到八层的建筑为主。 特点三:核心思想 大学之道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段《礼记·大学》中对于“大学之道”的阐述,体现在仁爱学院的校园中轴线上。入门处的广场,开启了仁爱校区的中轴线。中轴线上,不仅有观鱼亭,而且还有思源,这些道路和广场、湖泊的名字,不仅传承了天津大学本部的传统文化,也体现了“大学之道”。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高额奖学 为鼓励学生勤奋进取,学校有完善的“奖、勤、助、学”机制,鼓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等规章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奖励坚持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的原则。学生受到的奖励均记入学生本人档案。 奖学金评定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注重评选程序的规范化,发扬民主,达到公开、公平、公正的目的。每年有85%以上优秀学生获得奖学金。 特优新生 1、凡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前100名的应届 读书 考生,且第一志愿报考该校者,入校后可获得特优新生奖学金10000元; 2、凡高考成绩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分数线(即一批本科线)的应届考生,且第一志愿报考该校者,入校后可获得特优新生奖学金5000元; 3、对于本科层次第一志愿报考该校者,入校后可获得新生奖学金2000元;对于本科层次本科二批和本科三批合并为同一批次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浙江、福建、山西、山东、广东、内蒙古等),一志愿报考该校且排名在招生计划前10%以内的考生入校后可获得新生奖学金8000元。平行志愿报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同学,几个院校志愿中必须第一院校志愿报考该校才能享受此政策。 个人奖励 个人综合奖: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国家奖学金(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十佳学生(5000元)、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8000元)、校级三好学生、贫困助学、优秀学生干部等各类奖学金。获院长奖学金、十佳学生或专项奖学金,并满足三好学生条件的,可同时获三好学生荣誉称号。 个人单项奖: 道德风尚奖、无私奉献奖、学习优异奖、学习进步奖、科技创新奖、社团活动奖、优秀班干部奖、青年志愿者奖、社会实践奖、宿舍建设奖、文艺活动奖、体育竞赛奖、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等。 集体奖励 1、优秀班集体: (1)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纪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 (2)学习成绩优良,考试不及格人次比例低于10%,无退学(含试读)现象的; (3)积极参加和组织课外活动,表现突出; (4)班风正派,凝聚力强,班干部发挥作用好。 2、优秀学生社团: (1)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纪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 (2)主要干部学习成绩优良,无考试不及格现象;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在学生中影响力大; (4)社团风气正派,凝聚力强,主要干部发挥作用好; (5)注册满一年。 3、优秀宿舍: 图书馆 (1)能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无违纪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 (2)学习成绩优良,无考试不及格现象; (3)在宿舍安全卫生检查中成绩突出; (4)积极参加宿舍文化活动,表现突出。 十佳学生 1、符合条件的学生向本人所在系提出申请,并提交总结和相关佐证材料; 2、各系举行初审,并将候选人名单及相关材料上报学工部; 3、学工部将公开展示候选人材料,接受学生举报; 4、学工部根据学生材料和举报情况,确定候选人名单(一般为获奖人数的1.5-2倍); 5、学工部组织广大学生自愿投票; 6、由学工部组织公开评审会,候选人介绍本人情况,由领导、老师和部分学生组成的评委会当场投票; 7、计算候选人总分; 8、根据候选人总分多少确定人选。 三好学生 1、符合条件的学生向本人所在年级辅导员提出申请,并提交总结 大学生活动中心 和相关佐证材料; 2、辅导员初审后,公开展示候选人材料,接受学生举报; 3、辅导员根据举报情况,确定候选人名单(一般为获奖人数的1.5倍); 4、由辅导员组织公开评审会,候选人介绍本人情况,由本年级辅导员和学生组成的评委会当场投票; 5、根据候选人得票多少分别确定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人选。 优秀毕设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综合性实践环节,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对巩固、深化和升华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独立工作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工程实践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作风、良好的思想品德以及事业心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过多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经验,我校对毕业设计(论文)进一步加强了管理,加大了改革力度,实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中期检查制度、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抽样评估制度,对深化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校官网 http://www.tjrac.edu.cn。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