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师范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yk8
时间:2019-06-26 08:15 浏览:次
文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1] 校 训 尊道贵德,博学善建 校 歌 《周口师范学院校歌》[3] 校庆日 5月23日[3] 地 址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文昌大道中段6号[3] 院校代码 10478[5] 主要奖项 全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1] 省级文明单位[1] 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1]。创办时间 1973年[3] 类 别 公立高校 类 型 师范 属 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主管部门 河南省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王云彪[4] 院长:李义凡[4]。类别 公立高校。属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 主管部门 河南省。[7-8]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 河南省稀土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9-10] 河南省作物分子育种与生物反应器重点实验室[11]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植物基因与分子育种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2] 农产品生物转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7] 网络(校园)舆情检测与分析大数据应用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技术河南省工程实验室[14] 国际联合实验室 河南省生物医用纳米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转化生物学国际联合实验室[8] 周口师范学院科研成果 2013年至2017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30项、社会科学基金 周口师范学院(21 项目12项,国家公益性农业专项1项、承担教育部5项、省政府招标项目45项、省科技计划213、社科规划项目41项,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300项;发表学术论文4700余篇,其中sci 210论文篇,核心期刊1400余篇,与河南瑞特电气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已投入生产。[15-16] 周口师范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到2018年4月,周口师范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3万余册、电子图书70万种。馆藏有比较珍贵的大型文献资料:《四库全书》、《四部丛刊》、《丛书集成初编》、《古今图书集成》、《太平御览》、《永乐大典》等5900种古籍图书。有中国知网系列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新东方多媒体学习库、施普林格学术期刊及电子图书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金报兴图年鉴资源库、(电子版)四库全书等35个数据库。[17] 学术期刊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创刊于1984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河南省高校特色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是《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中国数学文摘》、《中国物理文摘》、《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以及“人大复印资料”各期刊等来源期刊。[18] 主要栏目有《韩愈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道文化研究》、《乡村社会问题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法学研究》、《艺术研究》等,其中《韩愈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道文化研究》、《乡村社会问题研究》、《数学及其应用》为特色栏目。 周口师范学院办学条件 周口师范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教职工1485人,外籍教师7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380人,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171人;有河南省教学名师、优秀专家、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骨干教师、省优秀教师60余人,聘请省内外兼职教授50余人。[1][19] 河南省教学名师:任立顺、何新[20-21] 河南省优秀专家:周晓峰[22-23]
周口师范学院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文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生命科学与农学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美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闻与传媒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设计学院、网络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艺术与职业技能教研部21个教学院(部),开设有58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1]
周口师范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河南省重点学科6个,分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古典文献学、音乐学、植物学、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化学等6个学科。[27] 周口师范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有省级精品课程7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个,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个,省级优秀课程3个,省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个。[1][28-30]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师教育训练中心(2009年)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2010年) 艺术教育实验中心(2011年) 化学实验教学中心(2012年) 生物实验教学中心(2013年) 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6年)[31-34]
学生成绩 截至2018年4月,学校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赛事,共获国家级、省级奖励2000余项;在2012年、2014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网络虚拟运营创业专项赛决赛中连续两次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机器人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建模竞赛、软件工程大赛中多次荣获全国一等奖。[1] 教学成果 截至2018年4月,学校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二等奖10余项,连续七年在河南省教师教育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一等奖。[1] 周口师范学院对外交流 截至2018年4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与其中一些高校开展合作办学,互派交流生。[1] 2019年,周口师范学院与美国佐治亚西南州立大学合作举办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37] 周口师范学院学校荣誉 截至2018年4月,学校荣获“全国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 校园设施(25 “省级文明学校”、“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高校基本建设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先进集体”、“河南省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学校”、“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河南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1] 周口师范学院文化传统 校徽 校徽整体形状为圆形,外圆环下方为学校全称, 校徽 上方为学校全称的英文,内圆形为学校名称第一个汉字 “周”的篆文变形;内圆色彩为绿色,外圆环色彩为灰色。篆书 “周”体形柔中带方,其寓意有以下三点:一是代表了学校之名和所在市区之名;二是字形设计分为左中右三个竖向的形体,象征周口三川交汇之义;三是以孔子向老子问礼为依据,以汉画像 《孔子见老子》为基础,字体两边抽象变化为拱手相对的老子和孔子形象,意喻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表现 “互学、交流、礼问”的美好氛围,中间的笔画似一把钥匙,寓意是用智慧的钥匙打开知识的大门。[38] 校训 尊道贵德,博学善建 “尊道贵德”,语出 《老子》第51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是事物生长的根本和遵循的规律;德是道的体现,是高尚的操守和行为规范。道生成万事万物,德养育万事万物。寓意学校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按大学发展的规律办学,按人才培养的规律教学,按科学管理的规律治校;作为师范院校,师生要注重立德修身,崇尚 “师道”、 “师德”,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博学”,语出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为广泛地学习。 “善建”,语出 《道德经》第54章 “善建者不拔”,意为善于创建伟业的志士,其意志坚韧不拔,并能够靠其实现自身的理想。[38]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