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子/图片
时间:2019-05-07 02:14 浏览:次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子/图片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源于1906年创办的福州青年会书院。2003年2月,原福建省商业学校、福建工程学校、福建电子工业学校三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 福建省 福州市 学校类型 理工类 属性 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08年) |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的高等职业院校(2008年) |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院校。主管部门 福建省 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陈良惠。福建省商业学校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8 1906年,福州青年书院创建。[4] 1921年,福州青年书院更名为福州青年会中学。 1932年,福州青年会中学更名为私立福州青年会商业职业学校。 1951年,私立福州青年会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福建贸易学校。 1952年,福建贸易学校更名为福建省福州贸易学校。 1952年,福建省福州贸易学校更名为福建省福州商业学校。 1954年福建省财政金融学校并入福建省福州商业学校。[5] (注:福建省财政金融学校:1952年,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商业职业学校、福建省财政金融专修班合并组建福建省财政金融学校。 注: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49年,福建省立高级职业学校(1940年福建省立高级职业学校创建,1942年福建省立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福建省南平高级商业职业学校,1945年福建省南平高级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福建省立高级职业学校)、福州市立商业职业学校(1942年福州市立初级商业职业学校创建,1946年福州市立初级商业职业学校更名为福州市立商业职业学校)合并组建福建省立福州高级商业职业学校。) 1957年,福建外贸干部学校(1956年创建)并入福建省福州商业学校。 1958年,福建省商业干部学校(1951年创建,1957年福建省商业厅干训班更名为福建省商业干部学校)、福建省合作干校(1954年创建)、福建省服务干校(1954年创建)并入福建省福州商业学校。 1960年,福建省福州商业学校更名为福建省财政贸易学校。 1968年,福建省福州第一商业职业学校(创建于1964年)并入福建省财政贸易学校。 1969年因文化大革命,福建省财政贸易学校停办。[4] 1974年,福建省商业学校复校。 1984年,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创建(合署)。 1980年,福建商业学校(中药材专业班)改建为福建医药学校,现发展为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1991年,福建省商业学校独立办校。[4][6] 福建工程学校 1958年,福州地质学校创建。 1959年,福州地质学校更名为福建地质学校。 1960年,福建地质学校升格为福建地质专科学校。 1962年,福建地质专科学校改建为福建省地质局干训班。 1969年,福建省地质局干训班停办。 1974年,福建省地质局干训班(资源)改建为福建地质技工学校。 1978年,福建地质技工学校更名为福建地质学校。 1991年,福建地矿局技工学校(创建于1983年,1995年福建地矿局技工学校更名为福建工程技工学校,2002年福建工程技工学校撤销)并入(合署)福建地质学校。 1995年,福建地质学校更名为福建工程学校。 2000年,福建省地质干部学校(创建于1978年,1991年福建省地质局干训班、福建省地质职工疗养院并入)并入福建工程学校。[4] 福建电子工业学校 1978年,福建电子工业学校创建(福建电子技工总校创建于1984年(合署),1986年福建电子技工总校撤销)。 1987年,福建省电子工业干部学校并入(创建于1978年,1985年福建省电子工业局干训班更名为福建省电子工业干部学校,2000年福建省电子工业干部学校撤销)(合署)福建电子工业学校。[4]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合并时期 2003年2月,原福建省商业学校、福建工程学校、福建电子工业学校三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合并组建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成立。[7] 2006年度、2007-2009年度,学院连续两次被评为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08年,学院被省教育厅、财政厅、发改委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 2008年7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重点培育的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高校。 2010年11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 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2010-2011年度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8]同年开始,该院相继与福建省邮电学校、平潭职业中专学校、福建省工业学校、福建建筑学校、福建经济学校、福州机电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等6 所中职学校开展了“3+2”、“五年一贯制”的联合办学。 2013年11月,顺利通过建设项目验收,成为全省4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之一。[2] 2014年11月,学院作为首批试点院校,接受了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二轮评估。同年12月29日,学院平潭新校区正式开工建设,新校区总投资10.3亿。[8]同年,该院在电子信息类、制造类中选择了两个重点专业与福建工程学院开展电子信息工程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联办应用型本科专业试点,联合培养“3+1”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2] 2015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a类培育学校。[9]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门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条件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系专业 据2016年学院招生信息显示,该校设有电子工程、软件工程、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商贸管理、应用语言、传媒艺术7个系部,共32个高职专科专业,6个中职专业。[10]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底,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教师总数466人,其中专任教师321人,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5 企业聘任兼职教师291人(折算教师145人)。省级教学团队共有8个,省级教学名师6人,省级专业带头人9人。1 名老师获得2014年“全国优秀教师”称号;2名老师分别入选2014、2015年度“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3名青年教师获得“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青年教师获得“福建省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2名教师获得“福建省青年岗位能手”的荣誉称号,3名女教师获得2015年“福建省五一巾帼标兵”的荣誉称号。有院级及以上专业带头人50人(其中企业17人)、骨干教师 120 人(其中企业27人),“双师素质”教师193人,占专业课教师的72%。[2] 全国优秀教师:杨建南[11] 福建省优秀教师:孙学耕[12]、李宏达[13]、张华 省级教学名师:杨元挺、陈天凡[14]、许冬梅[15]、徐宁、魏正珠、陈晓文 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内容不全):杨建南、詹可强[16] 福建省技术能手:詹可强[16] 省级教学团队(内容不全)[17-19]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业3个,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省财政支持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精品专业8个,省级示范专业9个,9个省级教育改革综合试验项目和3个教学改革综合试验项目;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校级精品课程43门。学院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2][8]2016年1月,由省直机关院校工会工作联谊会组织的“做人民满意教师”演讲比赛上;该院机电工程系田海疆老师以《为师的价值》为题的演讲,获一等奖。[20]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建筑工程技术[21]、计算机网络专业[22]、影视动画专业[23] 国家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中央财政支持专业: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24]、电子商务专业[25] 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项目建设专业: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电子商务专业[26] 省级精品专业: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8]通信技术技术[27]、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27]、模具设计与制造[28]、数控技术[28]、商务英语专业[29]、电子商务专业[25] 省级示范专业(不全):光电子技术专业[27]、软件技术专业[30]、电子商务专业[25] 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技术综合实训[31] 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电子技术综合实训[8] 国家级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及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电子信息工程&通信技术实训基地[8] 省级实训基地(内容不全):机械设计与制造实训基地、电子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数控与模具技术实训基地、 建筑技术实训基地、 电子商务实训基地、 机电自动化实训基地[8][32] 省级精品课程(内容不全):[33]
校级精品课:[34]
学生成绩 学院代表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截至2014年底,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技能竞赛,共获 473 个奖项、133 个一等奖,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5 个、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57 个。王国强同学、赵佳明同学先后入选第 42 届、第 43 届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35] 截至2015年12月,学生参加全国及省级技能竞赛,共获473 个奖项、133 个一等奖,其中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 个、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7 个。[2]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荣誉 截至2015年1月,学院被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12个部门评为“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连续获评省级“平安校园”荣誉称号,是首批福建省高校安全标准化建设二级达标校和首批福建省高校“平安先行学校”。院党委多次荣获中共福建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委员会、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直属机关党委和省直党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机电工程系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电子工程系被评为“福建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福建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院团委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应用语言系爱心课堂项目被评为教育部2011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优秀奖。学院2006年度、2007-2009年度连续两次被评为福建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2010-2011年度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8]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对外交流 截至2015年1月,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加拿大莱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并长期保持友好关系;与新加坡工艺教育局的新加坡达励学校、新加坡特许学院等合作开展nitec证书培训班等项目,并接收2批次7名学生到学院交流学习;与日本亚洲人才交流事业团合作签约,并聘请了2位客座教授;与日本株式会社签订项目研发合作协议;与美国通用电气发那科智能设备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共建项目;邀请美国全球教育联盟专家教授来校讲学;与英国阿尔斯特大学开展“3+1”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美国麦迪逊技术学院、德国莱法州教育学院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引进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局lcci国际职业认证课程与考试项目,有78名师生取得lcci国际证照;牵头引荐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和新加坡淡马锡基金与省教育厅开展福建省职业教育培训。[8]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术研究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机构 截至2008年,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有校级科研机构6个,[36]2014年,福建省应用技术工程中心1个。[37]2016年4月,成立校企合作研究机构1个。[38] 校级科研机构:电子技术应用研究所、现代制造技术应用研究所、计算机技术应用研究所、数字传媒技术应用研究所、土木工程技术应用研究所、流通管理研究中心。[36] 福建省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光电器件集成福建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 校企研究机构:静脉识别技术研究所[38]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12月,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获得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134个,科研专利30项,发表cn论文1112篇,其中本科学报、核心期刊352篇。[35] 截至2015年1月,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有68个市厅级以上科研项目通过验收、53个项目参展“6.18”、获29项专利成果。[8]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6年3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图书馆有馆藏纸质藏书近40万册,数字图书33万多种,总藏书量达73万册。拥有超星数字图书、万方数字期刊、cnki硕士论文及重要报纸、读秀学术搜索等数字资源。[1] 学术刊物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福建信息技术教育》为季刊,栏目有: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经济与管理、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理工c(机电航空交通水利建筑能源)、农业、文史哲、医疗卫生、政治军事与法律等,在2009-2011年度全国高职高专学报"三优"评比中,被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和全国高职高专学报研究会评为优秀学报(内刊)称号。[39]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传统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 校训 厚德、强能 释义: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厚德:厚,指优待、推崇、重视、深厚。德,指道德、品德、政治品质,也可引申为思想品德、德育、思想政治教育、中华精神。厚德,即是指推重品行、品德,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弘扬向上的中华精神。与其相关的成语有“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为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 强能:强,指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即提高,加强,增强,优越。能,指能力、才能、才干,又指技能,包括学习的能力,求职的能力,工作的能力,以及为人处事的能力。强能,即是指重视能力的培养,加强和提高能力。 厚德是方向,强能是目的。厚德是学院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强能则是学院生存发展、做大做强的最终目的。[40] 校徽 校徽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标志整体为印章图案,以“内部的三维结构”为核心进行组合,突显出“工科院校、信息为主”的学院特征,以及“厚德强能”的校训,也通过印章方式充分强调了学院的权威性与公信力。 内部三维三角形从背后立面起点开始延伸,穿过三个不同的立面方向,向第四维方向无限展开,代表学院由三所学校合并升格组成;通过三角形的三条长短边,将学院发展的历史阶段凸现出来,蕴含着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象征着学院未来发展的广阔空间和辉煌前景;也体现了学院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方向,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橙色半圆弧,象征着信息流,又似地球运行轨迹,象征着信息学院快速发展、开拓创新、不断更新。三角形的三维组合有机形成了一个英文字母——“a”,表示要创办全国一流高职学院的决心和信心。 外围两个圆圈间的左右各六个叶片结构,象征着学院学生在党的阳光雨露下,在“厚德强能”理念的熏陶下茁壮成长。 外围下方的英文“fjpit”,是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英文简称,其中“fj”指福建,“p”指学院,“it”指信息技术。 由蓝色组成的标志主体,体现了学院的信息技术特色和大学的科学理性;橙色象征着热情奔放,充满活力。[41]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社团文化 学校每年组织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信仰对话”等“理想信念主旋律教育”系列活动,与屏西社区、螺洲小学、省血液中心、省盲人院等单位保持服务关系;在青运会期间,做好机场、火车站接待服务工作,得到上级及省内外运动员好评;成立“一团六队”特色社团,包括:大学生百人合唱团、武术队、舞狮队、舞龙队、威风锣鼓队、散打队、花鼓队等;每年开展了“大型校内供需见面会”、“校友报告会”、“自主创业报告会”等系列活动。[2] 截至2015年12月,学院各级登记在册学生社团84个,参与学生4633 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2.01%。。。现任校长 江吉彬[3] 知名校友 陈良惠 主管部门 福建省 校 训 厚德、强能 主要院系 软件工程、电子工程、机电工程、建筑工程、商贸管理、传媒艺术、应用语言系 学校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福飞路106号 学校代码 12626 主要奖项 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福建省高校“平安先行学校”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简 称 福建信息学院 创办时间 1906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理工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