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理工学院毕业证怎样找(样本)绝对靠谱
时间:2019-05-06 17:11 浏览:次
广东省教育厅 校 训 修德·求是·笃行·创新 校 歌 《青春飞扬》 主要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工业自动化系、建筑工程系、信息技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会计系、艺术系、体育系等 学校地址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祈福大道 学校代码 13720。创办时间 1995年 类 别 理工 学校类型 综合类 属 性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所属地区 中国·广东·肇庆 学校类型 综合类。属性 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主管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4] 院系设置
(资料来源:2017年4月广东理工学院官网) 专业设置
广东理工学院师资力量 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各专业以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为专业带头人,并聘有欧美、日本等国的专家担任专任教师。有专任教师1115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316人,占28.3%;中级职称教师282人,占25.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2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10人,合计占58.5%。各本科专业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总人数占授课教师总人数的比例为88.9%。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7] 省级教学团队
广东理工学院教学建设 根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1个、省教育厅教学改革课题立项11项,市重点建设课程和教学改革课题共71项,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重点培育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重点建设专业2个、精品课程8门。校级实验中心1个、综合应用实验平台5个、实习工厂5个,各种实验实训室10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89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9] 省级重点培育专业(2个):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10] 校级示范实训中心(2个):信息实训中心、实习实训中心。 校级实验中心(1个):电子与电气技术实验中心。 校级综合应用实验平台(5个):微机原理与单片机技术室、电机与拖动实验室、可编程序控制器实验室、自动检测技术实验室、自动控制原理实验室。 校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 校级特色专业(1个):数控技术。 校级精品课程(8门)
教学成果 根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理工学院近年来学 标准运动场 生中有358人次在国家、省、市的各类竞赛中获奖,学院创办了学报、校报等优化校园文化氛围,已经向社会输送了十届毕业生30000多人,2015-2017年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普遍受用人单位好评。 广东理工学院对外交流 校园实景(9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理工学院与中国教育服务中心合作开展3+1、3+2专升本教育交流项目,协助有意赴海外留学的学生申请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的大学攻读专科(双文凭)、学士(双学位)、硕士(本升硕)学位的课程,采用多元化灵活学制与国外大学联合培养人才,实行学分互认;组织学校学生参加各种外语培训、国外夏令营、赴海外实习就业等;申办留学生教育。供学生自主选择。[11] 广东理工学院学术研究 广东理工学院科研平台 根据2018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理工学院拥有省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学院科技团队成员交谈 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肇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校级创新研究实验平台2个。[7]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广东省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肇庆(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 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肇庆(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 校级创新研究实验平台(2个):工控系统实验室、eda与系统仿真实验室。 广东理工学院科研成果 镜恩湖 2014-2017年,教师累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123篇,年人均发表论文数量0.52篇;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71部;主持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2项,科研经费累计投入1270万元。教师编著实习实验指导教材61部。截止2017年11月,累计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219项,已获授权专利103项。其中申请发明专利29项,授权2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95项,授权66项,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6项,授权23项,申请外观设计专利48项,授权35项。[1][7]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立项共110项,其中国家级5项、省级27项、校级78项;学生主持科技项目3项,参与教师科研项目32项,参与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47项;学生在校级以上学科和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奖194项。其中,国家级56项,省级138项。[7] 广东理工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7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广东理工学院图书馆馆藏纸 图书馆 质藏书123余万册,电子图书4900gb。并拥有超星“读秀学术搜索”、中国知网等数据服务平台,建有电子图书检索、查阅、管理系统及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1] 学术期刊 《广东理工学院学报》是由广东理工学院主办、肇庆市广电局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主要刊载高职教育研究为主的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理论水平的研究论文。 广东理工学院现任领导
广东理工学院文化传统 广东理工学院建校铭 巍巍学院,赫赫黉宫。山环水抱,烟绕云笼。崛起于西江之畔,建 镜恩湖 成于南岸之东。连野连城,规模何大;美轮美奂,,气势何雄!笔架山前,重开笔架;文峰塔下,再创文峰。邻斯祈福名区,碧桂新园,得天独厚;建此育才基地,别处难逢。千亩校园,培植为栋为梁;万名学子,当能成凤成龙。默默园丁,洒汗化为时雨;莘莘学子,登堂如坐春风。当头日月丽天,翚飞鸟革;放眼芬芳满院,李艳桃红。百年伟业新兴,永载教坛史上;一代丰碑高树,长留科技行中。 广东理工学院校园标识 校徽 校徽 标识中心图案取材于广东的简称“粤”字意象,“书山”造型融入校徽设计中,书既是知识的源泉更是文化底蕴的体现,象征靴子孜孜汲取知识,校徽整体的意象释义由上到下是广东缩写“g”和“d”,而由下往上又是理工缩写“l”和“g”,两者结合形成环绕形状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寓意学校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发展的办学理念。整体标识既内涵中国传统艺术虚实相生的特质,又深具当代文化艺术审美简洁大气的优点,图样清新、予以鲜明、亲和力强、识别性好,既能准确体现广东理工学院的独特定位,又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中心图案与学校的中英文校名以简洁的构图形式构成完整的校徽图案。 校徽主体以深蓝色为基调,图案以白色简洁明快,寓意大学的学术自由与独立精神,以线条为主体的设计风格,醒目突出,表现热情,智慧与活力。 校训 修德·求是·笃行·创新 修德——出自《左传》,意为经过修养,使得提升素养、品德高尚。 求是——出自《说文》,意为以科学的态度及精神追求真理。 笃行——出自《礼记》,意为努力践履所学,使得知行合一。 创新——出自《南史》,意为提倡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性行动。[15] 校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