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毕业证)办理原版样本确实好用
时间:2019-05-06 01:47 浏览:次
了解铜陵学院拥有(毕业证)办理原版样本确实好用的工作环境。立即免费加入求职必备网。看看您认识哪些铜陵学院(毕业证)办理原版样本确实好用。 59个 院系设置 14个二级学院 校 训 明德尚能,博学日新 校 歌 《铜陵学院校歌》 校庆日 3月6日[2] 地 址 翠湖校区:铜陵市铜官区翠湖四路1335号 育秀校区:铜陵市铜官区北京中路297号 院校代码 10383 主要奖项 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2009.1) 安徽省文明单位(2017.6) 知名校友 沈浩。简 称 tlu 创办时间 1978年4月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财经 属 性 省属普通高等院校 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09) 安徽省高校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5)。属性 省属普通高等院校 |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高校(2009) |安徽省高校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2015) 主管部门 安徽省。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沈浩。铜陵师范学校 1958年,铜陵市第一中学(师范班)创建。 1960年,铜陵市第一中学(师范班)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61年,铜陵师范学校停办。 1970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资班)创建。 1978年,铜陵五七干校(师资班)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1979年,铜陵市第十中学并入(合署)铜陵师范学校。 1982年,铜陵师范学校独立办学。 1984年,铜陵市长江路小学、铜陵市人民幼儿园并入铜陵师范学校。 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1958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创建。 1959年,升格为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 1960年,更名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 1962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撤销建制。中专层次改建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半工半读真的技术学校。大专层次并入安徽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工学院,现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3年,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学校(中专部)参与合并组建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现发展为安徽工业大学。 1978年,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公司技术学校更名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后更名为安徽冶金工业学校。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1978年,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师范专科班)创建。[2] 1979年,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 1983年,升格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3] 铜陵学院合并发展 2000年,铜陵师范学校、安徽冶金工业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2002年,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3] 2008年12月,铜陵学院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 2009年,铜陵学院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院通过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验收。 2015年,学院获批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1] 铜陵学院办学规模 铜陵学院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62个本科专业(含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第二学士学位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法学等7大学科门类。[1]
铜陵学院师资力量 截至2018年11月,铜陵学院有专任教师826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684人,副高以上职称教师252人,外聘教师243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1]
铜陵学院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1] 国家级特色专业: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育秀校区大门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财务管理 省级特色专业:国际经济贸易、会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自动化、财务管理、审计学、社会保障学、税收学、经济统计学 省级精品课程:《管理学》、《税法学》、《c语言程序设计》、《成本会计》、《会计学基础》、《金融学》、《社会保障概论》、《经济法》、《网站开发与网页制作》、《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电路》、《人力资源管理》 省级示范实验教学中心:自动化工程实训(实验)中心、会计实务实验教学中心、法学教学实验实训中心、用友会计综合实训中心、经济管理类实习实训应用平台 省级卓越会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会计学 省级人才创新实验区:应用型高校联盟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动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 铜陵学院学校荣誉 2009年1月,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2013年,铜陵学院获评安徽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2017年6月,铜陵学院获评第十一届安徽省文明单位。 2017年,铜陵学院获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1] 铜陵学院合作交流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与美国、英国、法国、爱尔兰、韩国、阿根廷 校园夜景 等国家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1] 2005年,铜陵学院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联合成立了“安徽省西班牙语培训中心”。2012年,铜陵学院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与美国、爱尔兰、法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3+1+1”、“2+2”等形式的合作办学项目,并与友好高校互派访问学者。与武汉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学校联合开展硕士学位培养。[5] 铜陵学院学术研究 铜陵学院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建有省高校智库1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 大学南大门进口 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院(部)所合一科研机构11个。[6] 省高校智库: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面向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光电检测与智能装备 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铜陵学院皖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光电子应用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培育基地(铜陵学院) 校级协同创新中心:皖中南光机电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协同创新中心、铜文化协同创新中心、皖江地区经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铜加工及其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铜陵学院系(部)所合一科研机构:公司法研究所、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有色金属与加工工程研究所、农村经济与文化研究所、公司金融研究所、现代财务与会计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管理研究所、自动化设计研究所、铜工艺品研发中心、岩土研究所、铜文化发展研究中心 铜陵学院科研成果 2011-2014年,铜陵学院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45项,教师发表各类学术论文1000多篇,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1项。[7] 2013年-2017年,铜陵学院发表专著33部,授权专利21项,其中包括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8] 铜陵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根据2018年11月学校官网显示,铜陵学院图书馆由育秀校区和翠 图书馆 湖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馆藏有纸质藏书近150万册,电子图书116万种,各类中外文报刊1500余种,中外文数据库47种。图书馆藏书以经济、管理学文献为主体,兼有工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形成多类型、多载体的综合性馆藏体系。[9] 学术期刊 《铜陵学院学报》曾用刊名《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创办于2002年8月30日,是铜陵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aspt和中国期刊网的来源刊。《铜陵学院学报》内容以财经为主,并适当兼顾其他学科;设“本刊特稿”、“经济理论”、“财政金融”、“企业管理”、“皖江区域经济”、“政法论坛”、“工程科技”、“文化艺术”、“铜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等栏目。[10] 铜陵学院文化传统 铜陵学院校徽 铜陵学院校徽 1、校徽以双圆图形构图,象征着古与今、天与人、人与人通贯融合的时代风貌,寓意铜陵学院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前程无限美好。 2、校徽以古代刀币为主造型,说明了铜陵学院以财经为主,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办学特色。顶部以“钥匙”之外型喻其理想、信念、智慧开启知识宝库,亦折射出教育“传道、授业、解惑”之本质。其整体又是一个“人”字形古铜钟,既体现了铜陵学院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又传达了铜陵“古铜都”的历史文化特色。 3、校徽主造型饰以“铜陵”二字演绎的中国传统连纹,连纹以“龙型”贯穿,寓意铜陵学院在本区域之翘楚地位。 4、校徽采用古铜色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厚重、自然、渊博、和谐、发展的文化意味,与整个徽标形象的内涵和谐统一。[11] 铜陵学院校训 明德尚能,博学日新 “明德” 铜陵学院校训 语出《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寓意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就必须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相结合。 “尚能”,崇尚能力,培养技能,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 “博学”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寓意要树立起博学多识,兼容并包,融贯中西的学风。 “日新”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日新即每日创新,与时俱进,不懈开拓。[1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