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
时间:2019-05-05 09:29 浏览:次
北京物资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图片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毕业证样本有多处防伪标识。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院校简介: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主管部门 北京市。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程红、阙光淮、王之泰等[4-5]
(资料来源于北京物资学院招生处官网[5-7]) 北京物资学院师资力量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646人,其中专任教师439人,教授68人, 校园风光 副教授1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49.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84.4%。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长城学者5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北京市骨干教师和骨干人才5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和青年拔尖人才24人,北京市创新人才7人,北京市优秀人才资助8人,北京市科技新星3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9人,北京市高创名师3名,北京市高创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3人,北京市优秀教师4人,北京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人,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12人,北京市优秀辅导员13人,市级本科优秀教学团队6个。[4][8]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邬跃[9] 首都劳动奖章获得者:邬跃[9]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王玉泉、王之泰、何元录、张玉璞、张声书、张绪昌、陈建中、陈若旺、王文举、何明珂[8] “高创计划”教学名师:田立平、李珍萍、郝玉柱 北京市优秀教师:邬跃、王玉泉、张绪昌[9] 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刘永胜、赵娴、吴尚义、郝玉柱、邬跃、崔介何、刘丙午、田立平等[10] 长城学者:王文举、李珍萍、王可山、周丽、王成林[8]
(资料来源:2015年2月北京物资学院招生处官网)[11] 北京物资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北京物资学院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1个,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市级精品课程3门;市级精品教材6部,市级精品立项教材6部,“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本科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400余项;2008年5月,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4]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物流管理[4]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实战型物流人才培养试验区[4]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4] 国家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北京物资学院—一德期货有限公司经济学实践教育基地[12] 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经济学、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4] 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4] 市级精品课程:供应链管理(刘永胜)、运筹学(李珍萍)、配送中心规划与运营(邬跃)[13] 教学成果 2012年,学校获得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1] 学生获奖 2011-2014年,该校学生在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挑战杯”系列大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西班牙哈巴涅拉国际合唱比赛、全国、北京市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在2012年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6支参赛队中有4支队伍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奖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4]
上表资料内容来源于[14] 北京物资学院学科建设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3个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类别;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 专业学位硕士点:工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金融硕士[4] 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产业经济学[15] 北京物资学院(7 北京物资学院合作交流 校企合作 学校推进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代表的行业协会、全国商务系统、期货行业系统以及地方政府在内的“五大合作”。与南通市、洛阳市、山东省科技厅等地方政府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成立南方物流研究院、现代物流产业(华东)研究院,逐步形成服务地方的合作模式。[4] 对外交流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32所大学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在科研课题、合作办学、互派留学生、教师互访、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4] 校园全景 北京物资学院学术研究 北京物资学院科研平台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级研究所6个。[4]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物流系统与技术实验室、智能物流系统实验室[4]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现代物流研究基地[4] 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高校物流工程中心[4] 北京市协同创新中心:智能物流系统协同创新中心 校级研究所:流通经济研究所、农业与食品物流研究所、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物流统计研究所、电子商务研究所、期货研究所[4] 北京物资学院科研成果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2011-2014年,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课题90余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286部,发表学术论文2785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210篇;获国家授权专利218项。由该校承担的“863”高科技项目“商品流通智能化综合管理及决策支持系统”位于国际先进行列。[4] 2018年度,学校3位教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直接资助经费为64.5万元,[16]获得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获得16项北京社科基金项目。[17-18]
北京物资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馆拥有纸本资源总量921838册,其中纸本图书892806册,合订期刊23513册,合订报纸3795册。电子资源方面,中文数据库15个,外文数据库7个(院系提供共享1个),其中镜像数据库6种,视频数据库1个。中文电子图书620318种,外文电子图书1.7万种。图书馆自建特色数据库1个。[19] 学校图书馆 学术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原名《中国物资》)创刊于1987年2月,是由北京物资学院主办的财经类理论刊物,主要发表流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关注国内外流通领域的理论动态和发展方向,传播市场信息,交流企业经营管理经验,借鉴中国国外的管理经验和物流科学技术,开展国内外流通领域的学术文化交流。被选用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cajced统计刊源期刊、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1][20] 北京物资学院现任领导
北京物资学院文化传统 北京物资学院形象标识 校徽。本科专业 26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1] 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3个 院系设置 信息学院、物流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劳法学院、外语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 校 训 厚德博学 笃行日新 地 址 北京市通州区富河大街1号 院校代码 10037 主要奖项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012年) 北京市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2012年)[1] 知名校友 程红、阙光淮、王之泰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