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时间:2019-05-05 06:46 浏览:次
天津工业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及介绍由求职必备网搜集整理发布,如需查看模板请点击大学毕业证样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学校最早的学科始建于1912年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先后更名为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联合大学西北工业学院纺织系、国立北洋大学纺织系、天津大学纺织系;1952年四川乐山技艺专科学校棉纺和棉织两专修科并入天津大学纺织系;1958年,天津大学纺织系、天津纺织工业学校合并成立河北纺织工学院;1968年,河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天津纺织工学院与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工业大学;2004年,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天津工业大学。[1] 中国·天津 属性 双一流|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高校 |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2]。主管部门 天津市 类别 公立大学。学校风貌 1967年,学校成立革命委员会,下设后勤大队、行使原总务处的职能。 1968年,河北纺织工学院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4] 1970年,学校机构调整,撤销后勤大队,成立校务组。同年,学校划归天津市领导。 为补充校办工厂工人不足,1970年学校招收第一批技工班学员,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大学生。[4] 天津工业大学改革开放 1986年11月,学校制订了《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有关细则。 1987年,学校建立人民奖学金,1990年实行了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奖学金,1991年实行王克昌奖学金,1992年实行理工科奖学金,1994年实行桑麻奖学金,1996年实行钱之光奖学金,1998年,还增设了新生奖学金。 1998年后,天津纺织工学院实行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1] 学校风貌 至1999年底,学校设有纺织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管理与信息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系、计算机与自动化系、服装与艺术设计学系和基础课部、外语部、社会科学部、体育部4个教学部,以及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有20个本科专业、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2000年,天津纺织工学院与天津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天津工业大学。 2004年,天津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并入天津工业大学。[1]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 2011年,天津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学院成为天津市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6] 2012年3月,纺织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自动化四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7] 2017年9月,天津工业大学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8] 2018年9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正式签署协议,决定共建天津工业大学。同年,入选年“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9-10] 天津工业大学办学条件 天津工业大学院系专业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下设20个学院,有61个本科专业。[11]
天津工业大学学科建设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双一流”建设特色学科(群)、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7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11]
天津工业大学师资力量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有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00余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名,拥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召集人)、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推进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天津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入选者、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200余名,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名。[11] 截至2016年1月,天津工业大学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十二五”综投教学创新团队4个、天津市教学团队10个。 中国工程院院士(特聘):王静康、陈国良、夏长亮[23]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夏长亮(2013年) “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夏长亮(2008年)、冯献社(2014年,讲座) 学习风貌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夏长亮(2008年)[2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邱冠雄、肖长发(召集人)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李嘉禄(2006年)、肖长发(2014年) 中国纺织行业十大创新人物:李嘉禄(2006年)、肖长发(2008年)[24] 中国纺织学术大奖获得者:肖长发(2014年) 中国纺织学术带头人奖获得者:程博闻(2011年)、张兴祥(2012年)、李建新(2013年)、陈莉(2014年)[24] 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杨溥臣(1986年)、崔永芳(1992年)、肖长发(1997年)、程博闻(2013年)、李建新(2014年)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杨庆新(2006年)、吕晓龙(2009年)、夏长亮(2009年)、程博闻(2013年)、李建新(2014年)[24]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张玉忠(1999年) 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李嘉禄(2008)、夏长亮(2013年)[24]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吕晓龙(2003年)、夏长亮(2007年)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夏长亮(2012年) 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牛萍娟(2012年)、郑帼(2013)[2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陈利(2005年)、夏长亮(2006年)、李建新(2006年)、赵 宏(2008年)、刘俊成(2004年)、房宽峻(2004年)、桂建舟(2011年)、刘 雍(2012年)、宋世栋(2010年)、石海峰(2013年)、刘晓明(2008年)、张新陆(2011年)[25] 天津市高校教学名师:樊顺厚(2003年)、杨锁廷(2006年)、徐东(2006年)、宋广礼(2007年)、郭明林(2007年)、赵宏(2008年)、黄东卫(2009年)、王建坤(2011年)、朱春红(2013年)、张继梅(2013)、王金海(2014年)、杨建成(2014)、陈汝栋(2014)、杨世明(2015年)[25] 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张玉忠(2002年)、张兴祥(2006年)、陈利(2006年)、牛萍娟(2011年)、李建新(2012年)、杨涛(2013年)、肖志涛(2013年)、李振环(2013年)、桂建舟(2014年)、石海峰(2014年)、汪剑鸣(2015年)、宋丽梅(2015年)、庄旭品(2015年)、胡艳丽(2014年)[25]
天津工业大学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拥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 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12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拥有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8门。[11]
教学成果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近年来,学生每年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都超过500项[11]
天津工业大学学校荣誉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11] 天津工业大学学术研究 天津工业大学科研平台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拥有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7个天津市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有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11]
天津工业大学科研成果 成果综述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近年来,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9年获得11项国家科技奖,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全校科研经费总额保持稳定增长。[11] 重要成果 在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进行了新型熔喷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管道修复用管状纺织复合材料的研究、功能吸附纤维的制备及其在工业有机废水处置中的关键技术、应急供水一体化集成设备、纤维复合材料自行车制备技术与产品等研发工作。[48] 在轻工纺织领域,进行了阻隔太阳热的涂层织物、柔性氧化铝超细纤维关键制备技术及应用研究、飞腾智能计算机配棉与纱线质量预测系统、罗布麻纤维纺织加工及功能纺织品开发技术、生物电干电极及心电监控服装开发、有机物吸附功能非织造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等研发工作。[49] 在装备制造领域,进行了三维纺织复合材料单面缝合机器人系统、航空发动机叶片机器人焊接修复系统、织机伺服送经、卷绕及整机控制系统、机构动力学及其控制理论及方法、喷气织机引纬气流消耗量检测装置、基于风力机组振动的关键部件故障诊断等研发工作。[50] 在石油化工领域,进行了千吨规模纤维级和膜级聚苯硫醚合成和产品开发、植物甾醇酯高效绿色制备技术等研发工作。[51] 在电子信息领域,进行了电磁-机械同步共振无线传能与转换方法研究、电力变压器铁心磁致伸缩力与振动噪声问题研究、智能型大功率led节能照明产品研发、模块化led路灯、基于bccsl和sfms的光学三维成像与检测系统、电工磁性材料三维磁特性检测技术等研发工作。[52] 科研获奖
天津工业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16年6月,图书馆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260万余册,中外文期刊1200余种,报纸90余种。电子图书130余万种;中文电子期刊10000余种;英文电子期刊25000余种。先后引进近80多个数据库,包括cnki中国知网、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cssci、读秀学术搜索等中文数据库;以及《sci》(科学引文索引)、《iel》(iee/ieee电子图书馆)、elseiver公司sdos、《sci fin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库》、《纺织特色外文文献全文数据库》、《服装信息平台数据库》等自建数据库。[56] 学术资源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是由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主管、天津工业大学主办的自然科学版学术类期刊,1982年创刊,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该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天津市优秀期刊。所设栏目主要有纤维新材料、纺织与服装、染整与化工、电子信息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等,加入了美国《世界纺织文摘》、美国《化学文摘:光盘版》、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史蒂芬斯数据库》、美国《爱思维尔数据库》等多种国际检索系统数据库,并全文载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知网》、《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维普数据库》和《台湾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思博网(ceps)》等多家大型数据库。[57] 天津工业大学合作交流 据2017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天津工业大学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与德国、英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留学,与国外多所院校开展“2+2”、“3+1”等多种模式的校际交流,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留学生来校学习。[11] 天津工业大学文化传统 天津工业大学形象标识 校色 天津工业大学校色为灰蓝色,基准色值:cmyk(88,68,3,5)。[58] 校标 校标 校标以天津大学的校标作为基础,表明天津工业大学是原北洋大学和天津大学的一脉。 外沿的圆圈寓意规矩和方圆;内含天津工业大学的中文名称和英文名称,寓意中西文化的交汇、融合和发扬光大;中间的图形是“盾牌”、“天工大”和“~1912~”的组合体,“天工大”三字的组合像一个顶天立地、昂首阔步的人,盾牌代表永久和坚固。 校标的整体既含蓄、饱满,又平稳、庄重,表明天津工业大学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丰富内涵,是一所以人为本、特色鲜明、步伐坚实、永续发展的高等学府。[59] 校名 校名 校旗 校旗 校旗以灰蓝色为底色,左上角是学校校标,中间是白色的天津工业大学中文名称。整体采用灰蓝色和白色,灰蓝色是学校校色,白色代表了工大人纯朴明洁的品质。 校旗既反映了天津工业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工大特色和风格,又体现了当代工大沉稳、纯朴、理性而又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既庄重典雅,又明朗简洁,诚朴平实;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蕴含着勃勃生机。 校旗选用国旗尺寸规格当中的二号标准,长240厘米,宽160厘米。中间“天津工业大学”六字长165厘米,“天”字的高度为34厘米,距旗的左边(不算旗套)40厘米,距旗的下边60厘米。左上角校标直径35厘米,左端距旗的左边20厘米,上端距旗的上边20厘米。[59] 校歌 《天津工业大学校歌》 朝迎海河晨曦,暮浴津门霞光。 工大,我们成材的学府,啊...啊...我们心中的殿堂! 峥嵘岁月,敬业桑麻育人才;崭新时代,倾情科教普华章。 校歌 山川锦绣,有我们桃李芬芳;祖国腾飞,有我们事业辉煌。 教研相长,学能并进!天津工大,永向前方! 春览静园绿景,秋听泮湖吟唱。 工大,我们耕耘的沃土,啊...啊...我们自豪的地方! 有为奋发,奉献青春作栋梁;无尽创造,汇聚智慧奔理想。 中华崛起,有我们真情飞扬;人民欢笑,有我们心潮激荡。 严谨严格,求实求是!天津工大,永向前方! 工大永向前方向前方,未来充满希望! 释义:歌词明确表达天津工业大学的地理位置、悠久历史和办学特色,体现学校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重心、以教学科研为核心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饱含一片炽热之情,激发师生对学校、对祖国的无限热爱。通过唱响“天津工大”,鼓励师生齐心合力,办好学校,贡献国家,服务人民。歌曲采取进行曲式,曲调明快、流畅,既悠扬典雅,又豪情满怀,抒发学校师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蓬勃的进取心。[59] 天津工业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 严谨、严格、求实、求是 校训既是过去天津工业大学长期办学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又是“工大人”今后长期倡导和发扬光大的行为规范和精神。这八个字既借鉴和吸取了天津大学校训的思想精华,也对天津工业大学原有“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校训加以继承和发展,又前后呼应,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 严谨:即严密谨慎,逻辑严密,思维缜密。“严谨”用于天津工业大学校训,旨在鼓励广大师生继续弘扬讲究逻辑、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和一丝不苟、认真严密的做事态度,倡导广大师生尊重科学,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追求卓越。 严格:即在遵守制度与掌握标准时认真不放松。“严格”用于天津工业大学校训,指制度严格、标准严格、措施严格、实施严格、考核严格。要求在办学的各项工作中,始终秉承严格管理、严格要求的精神,使各项工作都能上水平、出成果。 求实:即讲求实际,求真务实。“求实”用于天津工业大学校训,意在倡导广大师生做老实人,办老实事,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不图虚名,不搞花架子,更不要不懂装懂,而是要实实在在,脚踏实地,求得实效,结出实果。 求是:即探索规律,把握规律。“求是”用于天津工业大学校训,要求广大师生献身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不兴虚浮,勇于创新,不畏权威;尊重事物自身的发展规律,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学校,发展学校各项事业。[59] 天津工业大学学校领导 天津工业大学现任领导
天津工业大学历任领导
科研流动站3个 国家重点学科 1 院系设置 纺织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理学院、艺术与服装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3] 校 训 严谨、严格、求实、求是 校 歌 《天津工业大学校歌》 校庆日 每年的9月8日 地 址 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9号 院校代码 10058 主要奖项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 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 知名校友 何穗,张春军,陈子由,卫猛,赵茜 所属地区 中国·天津。简 称 天工大·tjpu 创办时间 1912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理工 属 性 双一流 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高校 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2)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2] 主管部门 天津市 现任领导 夏长亮(校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