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医药学院毕业证原版(样本)如何找绝对真实
时间:05-03 09:09 浏览:次
蔡建辉 主管部门 吉林省 校 训 博学厚德、扶伤济世 主要院系 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管理学院、检验学院等 学校地址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大街5号 主要奖项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全国红十字模范校。简 称 吉林医药 创办时间 1952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 医药类。所属地区 中国 吉林省 吉林市 学校类型 医药类 属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主管部门 吉林省 类别 公立大学。[1]
吉林医药学院师资队伍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专任教师492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342人,高级职称21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省拔尖创新人才5人(第一层次人选1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省青年科技奖1人,省高校首批学科领军型教授1人,省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师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1]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蔡建辉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蔡建辉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蔡建辉[6] 省教学名师(4人):任旷[7]、张秀荣[8](名单不全)
吉林医药学院学科建设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二级学科2个,重点立项培育一级学科1个,省卫生厅重点专科2个。[1] 省高校“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立项建设二级学科(2个):外科学、药剂学[8] 重点立项培育一级学科(1个):临床医学[12] 省卫生厅重点专科(2个):妇产科学、口腔科[1] 吉林医药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建设单位2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6门。有第二批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1个,有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2个。[1] 中央与地方共建特色专业实验室(2个):药物制剂实验室、临床技能实验室 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临床医学专业生殖医学方向[13] 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组织学与胚胎学[14]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名单不全)[8] 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2个):临床医学、护理学 省级特色专业(4个):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应用心理学[15] 第二批吉林省高等教育研究基地(1个):吉林省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研究基地[16] 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临床医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应用心理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5]
教学成果 截至2017年1月,该校管理学院等4个单位获评国家和省级大学生学科竞赛优秀组织奖,李艳等6人获大学生学科竞赛国家级获奖项目指导教师、马冰鹤等8人获大学生学科竞赛省级获奖项目指导教师。赵丽微等8人获省部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张净雯等12人获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17] 2015年12月,该校金连海教授主持的重点课题“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研究”、宋春梅教授主持的重点课题“新形势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隋万林教授主持的重点课题“高等学校章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田洪艳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基于团队合作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任丽平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医学院校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李英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医学院校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与实践”、金瑛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天然药物化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和潘淑霞副教授主持的一般课题“统计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等8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结项。[18] 吉林医药学院合作交流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韩国、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同香港maryknoll医院合作开展1+5境外育才项目,与韩国大邱保健大学、加图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2014年学校启动了留学生招生培养工作,有留学生70人,来自5个国家。每年选派优秀教师出国交流学习,2014年以来,共34人相继赴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地学习。[1] 吉林医药学院学校荣誉
吉林医药学院学术研究 吉林医药学院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拥有科研实验平台18个,其中“院士工作站”1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省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2个,省工信厅实验中心1个,省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平台10个。[1] “院士工作站”(1个):吉林医药学院院士工作站[19] 省中医药管理局实验平台(10个):中药抗微波辐射研究实验室、中药质量检测实验室、中药微量元素分析实验室、中药细胞分子毒理实验室、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实验室、生殖与肿瘤实验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名单不全) 省教育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20] 省卫生厅重点实验室(2个):辐射损伤防治实验室(名单不全) 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3个):辐射损伤防治实验室、吉林省重大疾病发病机制与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肿瘤靶向治疗与转化医学实验室[13][21] 吉林医药学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立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省重大科技专项2项,省级项目181项;发表sci收录70篇,重要期刊论文241篇;获省科技成果奖12项(自然科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发明专利6项。[1] 2016年11月,该校蔡建辉教授主持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新标记物与药物降脂机制研究”项目,获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由温春阳教授主持的“ang-1、ang-2和tie-2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2] 2016年11月,该校沈楠老师主持的《萱草花总黄酮抗肝损伤的实验研究》、邰志艳老师主持的《非奇异h矩阵的判定系列学术论文》荣获吉林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一等奖;欧仁侠老师主持的《基于高斯滤波的光学元件损伤图像在线检测》荣获吉林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二等奖;欧仁侠老师主持的《非线性移动通信系统的psk控制盲信道调制算法》、张曾昱老师主持的《基于掌上虚拟社区的高校教师隐性知识交流平台实践研究》荣获吉林市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三等奖。[23] 2016年3月,该校杨敬研副教授撰写的论文《基于军游虚拟技术拓展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获全国军事课科研论文成果一等奖。[24] 2015年11月,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姜淑兰教授申报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理解中国工人阶级是国家的领导阶级”和傅伟韬副教授申报的“如何理性看待当今社会的道德问题”入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25] 吉林医药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6年图书馆官网显示,吉林医药学院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142万册,其中纸质图书82万余册,电子图书60万余册;订购纸质期刊1162种,电子期刊8300余种,各类数据库23个。形成了以医学为中心,兼及理、工、农、文等各门类学科,符合学校教学科研发展需要的馆藏体系。[26] 图书馆 学术期刊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学院在医学科研、医疗、教学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内容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检验、营养学、护理学、卫生管理等,栏目设置有论著、经验交流、技术方法、个案与短篇、综述、教学研究等。[27]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 截至2016年11月,学校有2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和2所三级甲等非直属附属医院。[1] 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2所):第一临床医学院附属四六五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附属梅河口市中心医院 三级甲等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附属吉林省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吉林油田总医院[1] 吉林医药学院文化传统 吉林医药学院学校标识 校徽 校徽释义: 标志主题造型是“医药”的首字母“y”,体现出医药院性的属性。 校徽 “y”像一棵大树,又似一个张开双臂的人拥抱着上方代表解放军的红五星,彰显出学校传承优秀军队院校作风、百年树人的神圣职责,同时也体现了学生茁壮成长的美好景象。背景图案是吉林市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雾凇的写照,雾凇的承载体为松树,松树傲雪常青、坚韧不拨的品质巧妙地融合到标志中,体现出学校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y”下方柔和的圆形洋溢着人情关怀般温暖,喻示了学校给予学生的希望与呵护。1952是建校时间。[28] 校训 博学厚德、扶伤济世 “博学”出自《礼记·中庸》十九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之”意谓为学习首先要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 校训 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厚德”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译为: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就应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扶伤济世”即从医学院校的性质出发,以要求师生。扶伤济世有两层意思,其一即字面意思,救死扶伤,拯救病患,福泽天下;其二为引申义,小到扶助弱小,大到救国济世,在和平年代也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的和平崛起。以“扶伤济世”为校训,就是让师生树立济世强国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终身。另一方面,扶伤济世也是让师生树立主人翁态度,以强者的身份继承学校军事院校传统,以为国为民为己任。 校训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际书画研究会顾问李铎亲笔题写。[28] 吉林医药学院活动文化 截至2015年1月,学校紧紧围绕培育“爱心、恒心、责任心”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谐文化育‘三心’”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羽翼园——构建大学生素质教育网络体系”“核心价值体系铸魂,知行统一文化育人”“‘燕帽——烛光——使命’——吉林医药学院开展授‘护士帽’系列文化教育活动”获吉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29] 吉林医药学院学校领导 吉林医药学院现任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