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黄海学院毕业证样本及介绍
时间:05-03 04:02 浏览:次
党委书记:李清山 高职专业 30个 本科专业 28个 院系设置 护理与健康学院、汽车与船舶工程学院等14二级学院 校 训 知行合一 校 歌 《黄海之歌》 地 址 青岛市黄岛区灵海路3111号 院校代码 13320。创办时间 1997年 类 别 民办高校 类 型 理工 属 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属性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主管部门 山东省教育厅。类别 民办高校。[1]
青岛黄海学院学科建设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1个青岛市重点培育学科。[1] 青岛市重点培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1] 青岛黄海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1个山东省特色专业,1个山东省卓越工程 青岛黄海学院(5 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5个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项目,5个青岛市校共建重点专业;18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众创空间,1个省级实训基地,10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建有校内实验场所17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4个。[1] 国家级众创空间:黄海e代人创客空间 山东省特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山东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支持计划项目:物流管理、工程管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经济统计学、环境设计[1] 山东省实训基地:山东省跨境电商实训基地[1] 青岛市校共建重点专业:物流管理、电子商务、船舶工程技术、护理等[3-4]
教学成果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在各类教学比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大奖10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教改课题7项,主编教材和出版专著61部。[1]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435项,其中国家级164项,学校多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优秀组织单位、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组织奖。[1] 青岛黄海学院师资力量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师总数860余人,大都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高级职称教师占34%以上。12名教师荣获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 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魏龙吉、戴琳琳、曹爱霞等[7] 青岛黄海学院学校荣誉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获得“青岛市职业教育先进集体”、“青 青岛黄海学院(8 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委组织部双新组织示范点”、“青岛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青岛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五四红旗团委”、“‘学党史、增党性、当先锋’创先争优活动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等级”、“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教育部思政司全国首届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政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首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全国示范学习服务中心”。[8] 2016年11月,孵化基地“双创”教育典型申报项目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建设奖”。[1] 青岛黄海学院教学合作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与美国安普、朗讯、青岛港、海尔、海信、北海重工、武船重工(青岛)、扬帆造船、上汽通用五菱(青岛)、一汽制造(青岛)公司、阿里巴巴、青岛海川建设集团等90余家世界五百强企业或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和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培养模式,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学校推荐就业。[1] 青岛黄海学院学术研究 青岛黄海学院科研平台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省级“十三五”高校科研创新平台1个。[1] 省级“十三五”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9] 青岛黄海学院科研成果 据2018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省部级项目12项、厅级项目94项,与企业签订横向课题14项,教师发表论文1461篇,其中国国内核心期刊、国际三大检索收录120篇;获省厅级科研成果奖励1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37项。[1] 青岛黄海学院学术资源 截至2017年1月,学校图书馆藏书142.8万册,纸质期刊800余种,报纸45种;图书馆引进购买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64万册电子图书,7000余种电子期刊。[10] 青岛黄海学院文化传统 青岛黄海学院形象标识 院徽设计主图案采用“黄海”的汉语第一个字母“h”变形而成。校徽内圆底色为白色,数字1996为学校建校时间。校徽外圆文字为中、英文校名。[1] 校徽 青岛黄海学院精神文化 校训 知行合一 知:认识,理论,道德理念。 行:行为,实践,道德践履。 合一:知和行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合而为一。 释义:明代儒学集大成者王阳明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 “知行合一”作为学校校训,旨在坚持知识和实践并重,认识和实践合一。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风 惟德惟能 止于至善 惟:维持,注重 德:道德品行 能:能力,才干 止:达到 至:最,极 善:至美的道德境界 释义:培养品学兼优、德才兼备的人才,精益求精达到至美境界。 学风 博学 慎思 明辨 笃行 博学: 意为在科学知识的学习上博取众知,广泛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 慎思:意为审慎地询问,慎重地思索。 明辨:意为明辨是非、明辨真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笃行:意为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朝“明辨”的目标和方向努力,做到“知行合一”。 释义:《礼记·中庸》十九章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源于儒家文化中的哲学思想,是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知与行的统一。 指多方面、广泛地学习各种知识,并认真的向人请教,慎重地进行思考,明确的分辨是非,诚心诚意地彻底实行。[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