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
时间:05-01 09:18 浏览:次
付景川 本科专业 55 校 训 爱国勤奋、和谐创新 地 址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草堂湾 院校代码 13684。创办时间 2004年。类别 独立学院。主管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院系名称 专业列表 美术与设计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动画、服装设计与工程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 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专业、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会计学(2+2中外学分互认项目) 金融与贸易学院 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金融学(2+2中外学分互认项目)、投资学 物流管理与工程学院 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物流工程 旅游学院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工业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自动化、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技术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朝鲜语(韩国语) 化工与新能源材料学院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工业 药学与食品科学学院 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物制剂、中药学、食品质量与安全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建筑学、城乡规划 音乐舞蹈学院 音乐表演、舞蹈编导、音乐学(师范) [5]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师资力量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 学校掠影(23 吉林大学资源为依托,积极引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聘用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4人、广东省领军人才1人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受聘为学校特聘教授。到目前为止,学校的专任教师中,有17名国家级专家,5名省级专家,7名市级专家。42%具有副教授以上高级学术职称,83%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已有45名[6]教师入选“三个层次”师资骨干队伍建设计划,9批214名[6]青年教师列入“百人工程”培养计划,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教师85人[6],多名教师到实际部门挂职锻炼。学校还为了扩大教师视野,了解国外、境外教育现状,每年都派教师出国(境)考察和访问。与此同时,并聘请了一大批外籍专家到校任教。[7-8] 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张晓安、李又欣等。[9]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子春、管欣。[9] 广东省领军人才:彭育才。[9]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2010-2011年,学校有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校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项目9个。[10]
教学成果 截至2015年12月,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科技、 学校活动照(10 文化、体育及其它专业类比赛,2012-2016年,共获得各类奖项1448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达582项,,省级690项,市级176项。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博创杯”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设计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首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亚洲青年歌唱家大赛、香港国际舞蹈大赛等多项国家、省、市级别的学术科技类和文化艺术类奖项。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科建设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珠海市优势学科3个、校级重点培育学科6个。[11-12]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地理优势 校园背靠峰峦叠翠的观音山,面对烟波浩渺的南中国海,紧邻珠海航空产业园,靠近校门外就是南海国际枢纽海港高栏港,位于珠三角战略发展要地。校园由闻名世界的设计悉尼奥运会场馆的澳大利亚ptw公司按照澳洲滨海建筑风格整体规划设计,环境优雅,椰风海韵,空气清新,风光绮丽,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吉林大学珠海校区是吉林大学在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经济高速发展、自然环境优越的"珠三角"开设的战略窗口。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是吉林大学根据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在珠海校区创建的独立学院。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式办学,加强与国(境)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美国布莱恩特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加拿大卡普顿大学、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苏州研究院、日本樱美林大学、韩国庆熙大学、泰国 学校活动照(14 博仁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等98所国(境)外高校及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并已开展多方面的合作。 学校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国(境)外大学学习。2008年至今,学校已选派2200多名学生赴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日本、韩国、泰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高校攻读双学士学位、硕士学位或进行交换留学、交流和调研;选派400余名学生赴美国迪士尼世界等大型国际企业开展带薪实习、调研;外派100多批教师代表团赴国(境)外高校进行访问、参会、研修,开展科研项目。学校已有来自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瑞典、奥地利、西班牙、俄罗斯、委内瑞拉、日本、韩国、朝鲜、泰国、菲律宾、也门、约旦、尼日利亚、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780多人次境外学生来校学习、生活。学校每年为全校学生提供100多个公费留学名额。日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极大开阔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了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为适应学校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国际教育交流项目,2013年11月,学校国际教育交流学院正式成立,致力于开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学分互认项目、推动双语课程、全英文课程建设、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等各项国际教育交流事务。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重点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或机构的开发,继续着力拓展“3+1”联合培养项目、“2+2”双学士学位项目、“4+n”硕士学位项目等多种联合培养人才模式,每年仍将选派约200-300名学生赴国(境)外留学深造或短期交流。同时学校将大力推广跨国带薪实习项目,计划每年选派100多名学生赴境外开展海外带薪实习、调研。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常年开设出国留学预备班、短期外语强化班及雅思提高班,为有志出国留学进修的师生提供语言培训,累计约1460多名学生参加培训。[6]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术研究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科研机构 截至2016年5月,学校设有省部级科研机构2个、市级科研机构8个、校级科研机构16个。[13-15]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科研成果 根据2016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2004年-2012年,学院承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担省、市、企业等各类纵向、横向科研项目65项,获得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9项;在国内主要刊物发表论文549篇,编写出版教材、专著100余部。[16]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学校图书馆经过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学科、 第一教学楼 专业优势且具有自身特色的综合性藏书体系。截至2016年5月,有馆藏图书271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并与吉林大学本部建立了文献资源共享关系。通过大力接收社会团体和各界人士捐赠的中外文图书,丰富图书的种类,以满足教学、科研以及特色学科发展的多样化需求。 学术刊物 《珠江论丛》是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出版的学术刊 物,研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社会以及生态等方面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刊登的主要内容有:研究社会科学主要学科的理论问题,学术前沿问题;紧密结合我国改革开放实际,研究探讨对外交流问题及评价我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并开展对我国历史、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综合研究。[17]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文化传统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校徽 校徽释义: 构成元素及涵义标识图案状如鼓满风帆、破浪而行的航船 。寓意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在吉林大学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如鼓满风帆的航船,从南中国海岸边起航。“狭长风,破万里浪”驶向光辉灿烂的明天。 1、“jl”为jilin(吉林)的缩写,图案显示为伴船而飞的鸿雁。 2、“u”为university(大学)缩写,图案显示为鼓满劲风的船帆。 3、“zh”为zhuhai(珠海)缩写,图案显示为乘风破浪的船体。 4、“c”为college(学院)缩写,图案显示为翻卷的浪花。 5、“2004”为吉林大学珠海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年份。 6、“---”(水纹)居图案下方,按”上北下南”说,寓意为南中国海,即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的地理方位。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校训 爱国勤奋、和谐创新 爱国,是公民应有的道德情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勤奋,就是要认认真真,努力干好一件事情,不怕吃苦,踏实工作。 学校校训 和谐,是对立事物之间在一定的条件下、具体、动态、相对、辩证的统一,它是不同事物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基本观点。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校旗 (见右图) 学校校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