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时间:04-30 07:11 浏览:次
了解河南师范大学拥有毕业证样本图片的工作环境。立即免费加入求职必备网。看看您认识哪些河南师范大学毕业证样本图片。 80个 硕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1] 学术学位授权二级学科7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 博士点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 博士后 科研流动站4个 院系设置 历史文化学院、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等24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 校 训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校 歌 《河南师范大学校歌》 校庆日 9月23日 地 址 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建设东路46号 院校代码 10476 知名校友 张统一、张锁江、毛万春、宋纯鹏等。简 称 河南师大(hnu) 创办时间 1923年 类 别 公立大学 类 型 师范(综合型) 属 性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年)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5年)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17年)。属性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2年)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14年)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14年) |河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2015年) |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17年) 主管部门 河南省。类别 公立大学 知名校友 张统一、张锁江、毛万春、宋纯鹏等。院系专业 截至2017年9月,河南师范大学共设有24个二级学院以及1个独立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开设有80个本科专业。[1]
河南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河南师范大学建校以来,赵纪彬、李俊甫、姚从工、魏名初、樊映川、杜孟模、孙作云、黄敦慈、许梦瀛、毕列爵、卢锦梭、魏冬青、王键吉等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校执教。 截至2017年9月,学校共有在岗教职工2500余人、专任教师1800余人,有双聘院士5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设有省级特聘教授岗12个。[1]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双聘):林群、刘应明、张杰[10]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张明高、杨胜利[1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常俊标[11] 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渠桂荣、樊静 河南省“中原学者”(2人):王键吉、常俊标[12] 河南省“百人计划”入选者(1人):丁清杰[13] 河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常俊标、徐存拴、杨林、郭宗明、李春喜、杨宗献、蒋凯[14]
河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5月,河南师范大学共有24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3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前1%学科排名。[1] 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22个):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水产、工商管理、音乐与舞蹈学[19] 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2个):软件工程、社会学[19] 学位点 一级学科博士点:物理学、化学[20] 二级学科博士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的二级学科):数学物理(自主设置)、动物学、环境科学[20] 一级学科硕士点:政治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体育学、伦理学、美术学、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环境工程、考古学、世界史[2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生物学、物理学 河南师范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5月,河南师范大学共有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1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别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7项。[1] 截至2015年5月,河南师范大学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1篇博士论文于2012年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生在竞赛中先后获得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校园戏剧奖、中国舞蹈荷花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以及省部级音乐、美术奖励80余项。[1]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新型教师培养方案的理论反思与实践探索、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双轮驱动”模式研究与实践、新世纪高师物理化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地方综合性本科师范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经济学、环境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生物科学、物理学[22] 省级特色专业(16个):法学、信息与计算科学、音乐学、对外汉语、历史学、环境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体育教育、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生物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22]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类别(2个):物理学、经济学[22]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教师教育实验教学中心[23-24] 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排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普通动物学、遗传学[2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排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论[25] 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华夏文化之根》[25] 河南师范大学对外交流 河南师范大学先后与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韩国等世界多个国家的40多所院校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派出900多位次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进行学术交流。中外合作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河南师范大学推动的“中俄文化高校联盟”获得两国政府批准,与法国佩皮尼昂大学共建了“中法联合学院教学基地”。学校每年选派100余名师生赴国外交流学习,常年聘有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法国、韩国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诺贝尔奖获得者柏诺兹、葡萄牙科学院院士瓦任达斯教授、国际科学计量学主席卢梭教授、日本创价学会创始人池田大作先生、意大利男中音歌唱家保罗·科尼先生、意大利艺术指导马可·贝雷依先生、美国生物化学家陈亨、中国科学院院士冯端、汪尔康、吴祖泽、赵玉芬,作家二月河等300多位知名学者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1] 河南师范大学学术研究 河南师范大学科研机构 截至2015年5月,河南师范大学共建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24个,其中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研究应用中心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6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人文社科研究基地3个,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1] 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创新药物及医药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创新团队(张贵生)[26] 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细胞分化调控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7]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淮水环境与污染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8] 河南省重点实验室(6个):河南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环境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绿色化学介质与反应重点实验室[29]、河南省有机功能分子与药物创新重点实验[30] 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精细化学品绿色制造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31] 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河南省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新能源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道地中药材保育及利用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计算智能与数据挖掘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信息河南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 河南省工程研究应用中心(1个):河南省生物工程研究应用中心[29] 河南省工程实验室(3个):生物工程药物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动力电源及关键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化学制药及生物医用材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9] 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6个):环境科学与工程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绿色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功能有机分子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数学与科学计算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电磁波特征信息探测河南省高校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4个):绿色化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量子芯片与精密探测技术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红外光电子科学与技术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资源微生物与功能分子河南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9] 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河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原文化生态研究中心[29] 河南师范大学科研成果 据2015年5月学校网站信息显示,河南师范大学在近五年来先后主持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星火计划、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298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0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主编(著)出版学术著作、教材238部;以第一作者单位在sci、ssci、a&hci、e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13篇,在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700余篇;授权专利265项,其中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1项。[1] 2014年,河南师范大学发表论文被引用进入全球esi前1%,在中国进入前1%的96所高校中位居第63位,2015年,以该校为第一作者单位的esi高被引论文数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65位,居河南省高校首位。[1] 河南师范大学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图书馆 截至2014年8月,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共有藏书200多万册,期刊4800多种,中外文网络在线数据库10余个;馆藏涵盖理学、工学、教育学、 学校掠影(18 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著名的《文渊阁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明丛书》、《民国丛书》、《中华再造善本》等大型套书均己入藏;业已形成以专业文献为主、学科文献门类比较齐全、大型套书资源丰富的馆藏体系;开通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elsevier全文电子期刊》、《springerlink全文电子期刊》等中外文数据库,并购置电子图书近50万册,构建了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实体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32] 河南师范大学 标本馆 据2015年12月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官网信息显示,该校生物标本馆共有馆藏动物、植物、真菌、人体及化石标本总计近6000种、120000余号;其中植物标本3600余种、28000多号,包括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0多种,如人参、珙桐、太行花、天麻、猬实、银杏、连香树等,著名的四大怀药牛膝、地黄、菊花、山药等也珍藏在该馆,馆藏动物标本2400余种、90000多号,脊椎动物标本600余种、28000多号;无脊椎动物标本1000余种、60000余号。[33] 学术期刊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是由河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60年,原为《新乡师范学院学报》,1985年随校名变更改为现名;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河南省社会科学二十佳期刊。[34]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60年,时称《河南化工学院、新乡师范学院联合学报》,该刊是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河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其刊载的学术论文涉及的主要学科有数学、物理学、信息科学、化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体育等,固定收录该刊的权威性文摘期刊和数据库主要有美国《数学评论》(mr)、德国《数学文摘》(zm)、美国《化学文摘》(ca)、英国《动物学记录》(zoological record)、《中国数学文摘》、《中国化学化工文摘》、《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无机分析文摘》、《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化学文摘数据库》、美国的《ulrich’s international periodicals directory》数据库等。[35] 河南师范大学文化传统 河南师范大学形象标识 校名 河南师范大学校名 河南师范大学校名字体为毛泽东字体集字。 校徽 河南师范大学校徽为组合式徽标。徽标正上方太阳照耀书本,中间的锦 河南师范大学校徽 旗图案上写有河南师范大学校名,两侧橄榄枝环绕,下方的缎带上有“1923”字样代表学校建校时间。[36] 河南师范大学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意为河南师范大学的每一个人,无论是修德还是进学都应当不懈的努力,追求达到最高的境界。如此方能担当起国家强盛、民族振兴之伟业所赋予历史重任,为学校增光添彩。 “厚德”语出《易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因宽厚,得以承载万物;有学问的人应以大地为楷模,培养容人容物的雅量,以宽厚而高尚的德行承担重大责任。 “博学”语出《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者在其中矣。”意思是广泛地学习并且专心致志;学有疑之要及时问,且只问己所学中未曾理解的问题而不泛滥的问,并且就习知易见者思之,于是情志好生爱人之德就在其中了。《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博学,既有学问博大精深之意,又有广泛学习,学识渊博之说。 “止于至善”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注:“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最完美的境界。意思是说大学在于帮助学生彰明修养之德,日新又新,不断进步,在做人和学业上追求最完美的境界。[37] 校歌 河南师范大学校歌歌谱[38] 河南师范大学校歌 作词:李严、段续 作曲:段续 点燃青春的火炬,开启智慧的宝藏, 背负民族的希望,谱写人生的华章。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巍巍学府,人才集翔。 啊,河南师大,啊,河南师大,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让中华文化灿烂辉煌。[38] 校园精神 河南师范大学雕塑 师道罔极、自强不息 为师之道永无止境,无限拓展、延伸,须孜孜以求之,丝毫不容懈怠;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屈不挠,进取不已。内涵深厚、外延无垠的为师之道,对学生的影响不仅终其一生,而且又被学生承传、发扬、光大,向无数个方向延展而永无止境地产生影响。促使勇于求真、勤于求善、乐于求美的众多贤良在上下求索的曲折险途中矢志不移,自强不息。 河南师范大学现任领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