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程学院历届毕业证样本
时间:04-27 06:08 浏览:次
尽责、守信、求精、创新 校 歌 《香樟情怀》 主要院系 软件与计算机学院、电子与物联网学院、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动画与数字影视学院、管理学院等 学校地址 【巴南校区】重庆市巴南区南泉街道白鹤林16号【双桥校区】重庆市双桥经济开发区龙水湖西湖大道76号 学校代码 12608。创办时间 2001年8月 类 别 民办高校 学校类型 理工 属 性 全日制普通民办本科高等学校 所属地区 重庆市。所属地区 重庆市 学校类型 理工 属性 全日制普通民办本科高等学校。[5]
重庆工程学院师资力量 据2018年8月学院官网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78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234人(教授49人,副教授18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0%;具有硕士及以上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468人(其中,博士50人,硕士410余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0%以上;“双师型”教师56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70%以上。此外,学校聘有企业一线的兼职实习导师11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1]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唐一科[6]、彭吉象[7]等 重庆工程学院(3 重庆工程学院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2门、重庆市级精品课程3门、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人才培养基地3个、重庆市人才培养基地4个。 学院教学楼一角 学院创新创业园被评为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大学生微企创业孵化园、重庆市首批众创空间、巴南区小微企业孵化园、被团中央和团市委认定为青年创业就业见习基地。[1] 重庆市特色专业:软件工程[8] 重庆市教改试点专业(高职):软件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9] 重庆市精品课程(高职):vc#.net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路由与交换技术[10] 重庆市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10] 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1] 重庆市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软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1]、重庆市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基地、重庆市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11] 硬件设施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的实习实训场地33450平方米,建有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电工电子基础、语言教学等30余间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室;建有互联网与云计算、软件开发与应用、电子工程与物联网、影视制作、游戏动漫、工程管理、电子商务等20余个专业性实验(实训)教学中心;设有移动终端ui设计、云系统、物联网综合、汽车电子、网络协议分析、移动应用开发、云存储与虚拟化、嵌入式机器人开发等60余间专业综合性教学实验(实训)室。 学院建有的校内项目制工程训练中心,下设互联网与云计算、软件开发与应用、电子工程与物联网、影视制作、游戏动漫、工程管理、电子商务等20余个专业性实验(实训)分中心。[1] 教学成果 2008年6月,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三段三化”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教学成果获第三届重庆市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 2014年,学院获得重庆市重大教改项目2项,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 2016年7月,学院学生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上获“特等奖”“最佳创新奖”“最佳创意奖”“最佳创业奖”等四个奖项。[12]在2016年ti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上,获2个二等奖。[13]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近三年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平均达到97.43%,专业对口率平均达到76.06%。[1]
重庆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重庆工程学院科研平台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拥有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团队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校级研究所3个、校级研究中心3个。
重庆工程学院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4月,学院教师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重庆市软科学研究项目、重庆市攻关(科普)等纵向项目43项。[20] 2012年,教师李静主持的《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获得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年度课题立项。[21] 重庆工程学院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据2017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学院图书馆藏书132万余册, 学院风貌(2 其中中文纸质图书72万册、外文纸质图书1万册、电子图书59万册;拥有纸质期刊1000种,报纸80种。 图书馆数字资源有超星电子图书、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学术视频、万方名师讲坛视频等,新东方多媒体数据库、爱迪科森等数据库,存储容量超过20tb。馆藏文献以软件工程、互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云计算、艺术工程、游戏与动漫设计制作、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和信息服务等专业为主。[22] 重庆工程学院校园文化 重庆工程学院形象标识 校徽 学校校徽整体呈圆形,圆形是团结的象征,寓意着全校师 校徽 生团结向上。 内圆采用“工程”汉字首字母g/c组成,g/c字幕简化成翅膀飞舞姿势,形如鸟的双翼,以地球的形状围绕“工程”,两字首字母,代表知识和科技的力量,是全球化、国际化的标杆。象征着学院是不断向社会输送知识和优秀人才、探求真理、服务社会、追求卓越的开放式大学。[23] 校歌 《香樟情怀》 唐一科作词,黄静作曲 我们在南温泉边相聚,用青春点击五彩梦想; 校歌 我们从花溪河畔起航,用指尖谱写时代华章。 我们是校园年轻香樟,汲取着营养茁壮成长; 我们要成为祖国栋梁,担当起民族复兴希望。 沐浴在校园的阳光里,我们勤学善思笃行; 滋润在校园的雨露里,我们自信自立自强。 尽责守信立人生风范,求精创新铸事业辉煌。 沃土培育根深叶茂,甘泉沁浸馥郁馨香。 啊!啊!工程学院,立德树人我的航向; 啊!啊!工程学院,启迪智慧我的殿堂,我的殿堂。[24] 重庆工程学院精神文化 校训 ——尽责、守信、求精、创新 尽责:“尽责”就是完全地履行角色责任,它既蕴含对自我、他人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又蕴含对历史、现实和将来负责的期许。树立对自身、家庭、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时刻以角色责任的要求做人和做事、学习和生活。 守信:《说文》曰:“诚者,信也。信者,诚也。”守信就是坚守信用。诚实守信是处世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言而有信、踏实践行乃高尚之德。树立“人品至上”的理念,以诚取信、以信取胜,言必行,行必果,成为内有德行、外有人脉,值得信赖的人。 求精:朱熹曰:“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求精的内涵,追求精美是求精的特征。精益求精既是科学精神的体现,又是科学发展的需要。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以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态度干好本职工作,以求精的精神促进自我和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 创新:《大学》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与时俱进,追求新高是创新的灵魂。创新是人生、是学校的生存之基、发展之源。树立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开拓创新,以新发现、新见解、新创造、新成果来推动自我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25] 校风 ——阳光、进取、正直、大度 阳光(心态):积极自信、乐观开朗。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阳光心态,笑迎困难、勇对挑战,以必胜的信念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进取(精神):自强不息、奋发图强。铸就勤奋敬业、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在顺境中笃行、在逆境中奋起,以锐意进取的精神去开创崭新的辉煌。 正直(秉性):公正不阿、刚直坦荡。执守洁身自好,以一日三省吾身的正直秉性,养正气、成正道,以清正廉洁的人品成就非凡的事业。 大度(情怀):大方豁达、度量宽宏。抱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大度情怀。以包容的胸怀、宽宏的气量、感恩的心态容人载物,共建和谐人生。[26] 学风 ——勤学、善思、笃行 勤学:明代王守仁《勤学》曰:“笃志力行,勤学好问。”“勤学”即勤勉好学。抱持勤奋的态度求学,是补拙的良方,也是获取真知成就梦想的前提。既要以勤学求真、矢志求成的态度严谨治学,又要以不畏艰辛、百折不挠的态度攻坚克难,用结实的步子走向理想的彼岸。 善思:《论语·为政》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精辟地道出了思考和学习的辩证关系。“善思”即善于思考,敢于批判和质疑。掌握善思的学习方法,是事半功倍不断提高学习质量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关键。既要用心规划自己的人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又要善于自省和自励,不断反思自己、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 笃行:《礼记·儒行》曰:“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行”即身体力行,崇尚实践,学以致用。“笃行”是获取真知的途径,也是走向成功的必由之路,是学校坚持“产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要坚持在生产中学、在实践中学,将理论用于生产、用于实践,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走实践成才之路。。主管部门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类别 民办高校。 (责任编辑:admin) |